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上级动态
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李海民出席河南省抗战文物保护利用暨革命文物协同研究工作推进会
发布时间:

2025-09-30

作者:

来源:

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点击量:

5

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李海民出席河南省抗战

文物保护利用暨革命文物协同研究工作推进会



  9月15日-16日,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河南省抗战文物保护利用暨革命文物协同研究工作推进会在郑州召开。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省教育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省辖市、济源示范区、郑州航空港区文物部门,相关高校、红色场馆负责同志等80余人参加会议。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李海民出席并致辞。

1.jpg

  李海民在致辞中指出,抗战文物不仅是抗战历史最真实、最直观的见证,还承载着中华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珍贵记忆,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抗战文物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传承民族精神的纽带,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壮怀激烈的抗战烽火岁月,让我们更深切感受那段历史的壮烈与厚重;可以更具体地展现伟大抗战精神,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围绕进一步用好抗战文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李海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突出政治导向,坚持唯物史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抗战文物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主流、本质,正确评价重大事件、重要党派、重要人物。二是深化文物研究,继续发挥好革命文物协同基地平台作用,持续加强抗战文物研究,深入挖掘抗战文物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追寻探析抗战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推出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研究成果,让抗战文物进一步“活”起来、“动”起来。三是坚持联动发力,进一步拓展相关部门、高等院校共同参与、联动发力的平台机制,深化高校与宣传、文物、党史等部门,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场馆的交流;同时,充分发挥抗战文物的教育功能,创新打造抗战纪念场馆里的“大思政课”,讲好抗战故事,让伟大抗战精神从教材文本的静态呈现转变为学生可参与、可感知、可践行的动态体验,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会议期间,李海民还调研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博物馆,并观看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子产轩辕薪火剧社创作的“红色印记·青春讲述”文化作品展演。


下载附件:

[打印此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