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作者: 来源: 点击量:0
“史志大讲堂”——第十四讲
《对做好年鉴撰稿工作的几点思考》
编者按: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彰显党史方志部门重塑之后的深度融合,自2024年2月26日开始,中共平顶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创办的“史志大讲堂”正式开讲。“史志大讲堂”以“逢旗必扛、事干一流”为导向,每周一堂课,采取“轮流开讲、领导先行、全员参与、共促共长”的方式,旨在通过活动,提升素质,提高能力,使每个史志人成为“脑有思考、口有理论、心有史料、笔有力量”的行家里手。活动开展以来,已专题讲授十四节党史方志知识课程。
7月8日,史志大讲堂第十四讲开讲,本期讲堂由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第六研究科负责人段金超主讲。他以《对做好年鉴撰稿工作的几点思考》为题,从创新撰稿理念、立足“四求”上层次,树立精品意识、把好“四关”保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四力”提技能三个方面,分析了年鉴工作应明确的研究方向,指出了年鉴编纂人员应具备的过硬素质,为我市下步打造精品年鉴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党史方志研究工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增强新时代党史方志文化研究力度,全力推动鹰城党史方志文化研究再上新高度。
会议强调,一要担负新使命。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担负起新时代党史方志研究新使命,持续强化“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使命担当,编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二要把握新要求。年鉴是忠实记录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发展历史和经验的重要参考书。要充分体现“鉴”的作用,让社会各界把平顶山年鉴读起来、学起来、用起来。三要提升新能力。要深刻研究年鉴编纂规律,在培养“四力”基础上,要强化资料转化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守正创新能力、跟踪记录能力,提升年鉴框架设计、篇目设置、体例内容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推动年鉴编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