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作者: 来源:平顶山日报
点击量:0
山河记忆——寻访抗战老兵|99岁贺登亮:炮火震聋右耳 岁月难掩荣光
敬礼
贺登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证明书内页
贺登亮获得的纪念章
贺登亮和他的儿女
□本报记者 牛超/文 禹舸/图
秋日的阳光穿过树叶,洒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滍阳镇贺营村的一座农家小院里,光影斑驳,岁月静好。9月1日上午,99岁的贺登亮老人静坐在屋内的沙发上,时而凝望窗外,时而闭目养神。一件挂满纪念章的蓝色外套静静搭在一旁——那是他一生的荣耀,更是一个时代的无声见证。
记者与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刘国正走进屋子,贺登亮原本微闭的双眼忽然睁开。“这是报社的记者,想听您讲讲当年打仗的故事。”刘国正靠近老人耳边,提高声音说道。
老人看了看记者,指了指耳朵,缓缓说:“不中了,耳朵听不见,眼也花了。”据贺登亮的小儿子贺振营介绍,父亲的右耳在战场上被炮火震聋,“以前左耳还能听见,但随着年龄增长听力越来越差,必须贴近耳朵大声说话才能听见几句。”尽管已近百岁高龄,老人的精神却依然矍铄。
寒门之子,烽火从军
贺登亮出生于1926年,家中兄弟两人,他排行第二。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1939年,家境贫寒的贺登亮经人介绍参军入伍,最初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游击总队第一纵队司令谭青云(又名谭子步)的勤务兵。虽然年纪小,但贺登亮机敏好学、勇敢坚韧,很快赢得战友们的信任和认可。此后,贺登亮又跟随谭青云相继加入国民革命军第12军临汝补训处、新八军第三补训处,在鲁山、临汝(今汝州)一带游击作战。
“还记得您早期当兵时的司令是谁吗?”市老促会副秘书长李晓黎凑近贺登亮耳边大声问道。老人沉思片刻,坚定地回答:“谭青云。”
志愿者刘国正自2016年开始关注和照顾贺登亮老人。据他介绍,老人曾回忆,参军后部队最初驻扎在郑州附近,第一次随部队参加战斗他们就成功击退日军进攻,并缴获了两双皮鞋。
1944年河南几乎全境沦陷,只有豫西山区尚在中国军队手中。此时的贺登亮仍跟随谭青云在鲁山、南召、嵩县、临汝等地山区抗击日军。后部队转战洛阳,正逢洛阳保卫战。“在洛阳附近,我们与日军遭遇。”贺登亮回忆,那场战斗异常惨烈,一个连100多人伤亡过半,幸存者被迫撤退至鲁山休整,整编队伍。
1945年,贺登亮在嵩县、南召一带的一次作战转移中加入胡宗南部第90军,经镇平、内乡、西峡口(今西峡县)一路向西进入西安,转战河南、陕西等地,继续抗日。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45年日本投降后,内战爆发。1949年7月10日,第一野战军在陕西扶风、眉县地区对国民党军胡宗南和西北军阀马步芳等兵团进行围歼(即扶眉战役)。眉县解放后,贺登亮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
老人家中珍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证明书记录了贺登亮参加抗日战争和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经历——“八岁至十岁务农,至廿三岁在伪军曾任过班长、正副排长、副连长,廿三岁解放,入伍。”
“这段记载,印证了贺登亮参加抗日战争的经历。”李晓黎说。
1949年7月至1951年2月,贺登亮在教导团当战士,其间还担任过班长。1950年6月,经人介绍加入青年团,担任小组长、支委等职,同年进入教导团接受半年学习训练。“父亲之前不识字,在教导团期间识了不少字。”贺振营说。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据贺登亮的女儿贺新爱回忆,父亲曾说,1951年春节,他所在部队接到赴朝作战命令。“他们是在火车上过的年。”贺新爱说,父亲总提起那个春节,严寒彻骨,但战歌嘹亮,他们跨过鸭绿江,走向陌生的战场。
在老人的军人证明书中清晰记载着:1951年2月,贺登亮担任粮秣员。随后,他又在高射炮团、一军后勤军工一连、西北军区训练一团等担任军械员等职。
作为后勤官兵,贺登亮虽未直接持枪杀敌,却一样经历生死。他负责向前线输送粮草弹药,敌机轰炸不绝于耳。“炮弹从头顶飞过,震得人站不稳。”正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他的右耳被震坏。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贺登亮所在部队没有立即回国,而是留在朝鲜帮助当地人民重建家园。1954年4月,贺登亮带着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予的“和平万岁”纪念章回到祖国。这枚纪念章被他珍藏至今——红色底面上,一只白鸽展翅翱翔,象征着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与安宁。
解甲归田,默默奉献
1954年6月,贺登亮退伍。原本被安排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县(现乐都区)武装部工作,但因思乡心切,他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农业生产。婚后,他育有5子1女,因在村中威望较高,曾担任多年的村治保主任,协调乡邻纠纷,却很少提及烽火往事。
“我们只知道他当过兵,却不知他的人生如此波澜壮阔。”贺振营说,直到2015年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上门探访,那些被岁月掩埋的记忆才重新浮现于家人面前。
如今,贺登亮每月除了政府发放的1000多元在乡老军人补贴外,还有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每月600元的致敬礼金。政府和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以及志愿者经常会到家中看望慰问,老人生活过得安然而满足。前几年身体好时,他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2016年植树节,他曾和我市另外两位抗战老兵在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晚报读者林”栽下冬青树。
9月3日上午,在中国平煤神马职工休养院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河南抗战老兵英雄大会——平顶山分会场”,贺登亮在志愿者及家人的陪伴下,与其他5位抗战老兵一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
贺登亮目光紧盯着屏幕中驶过的各类新型武器装备,眼神中写满了自豪与激动。当战机编队呼啸而过时,他颤抖而坚定地举起了右手,敬上一个庄重的军礼。
据李晓黎介绍,2015年9月3日,他们就曾组织贺登亮与我市另外两位抗战老兵魏金营、赵见(二人均已离世)在贺老家的宅院中一同观看过当年的阅兵盛况(晚报曾作报道)。十年光阴流转,不变的是老兵眼中对强盛祖国的殷切期盼与深沉热爱。
下载附件: